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内蒙古出土的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貘纹碗

来源:部门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7日

  

  

  1992年春天,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苏木西白音嘎查的村民,在嘎查南面的一座方形土城遗址的东侧发现了一处元代窖藏:一口倒置的铜釜内藏有多件元代瓷器和一件碧玉盘。闻讯而至的文物管理人员立刻依法将这批文物追缴,后交由乌兰浩特市文物管理站收藏,直到2010年9月转入兴安博物馆集中保管。这其中瓷器有沥粉五彩描金、青花、卵白釉、青白釉等品种,器型为高足杯、碗及盘。

  这只保存完整的国家一级文物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貘纹碗就是其中的一件,该碗高8.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6 厘米,撇口、弧壁、圈足。自口沿向下胎体逐渐加厚,圈足内及足底涩胎无釉,外足墙近底处有一周向外斜削痕迹,亦无釉,无釉处均呈火石红色,偶可见洁白细致的胎体。碗施青白釉,国产料绘青花纹饰,发色清幽淡雅。其中外壁纹饰颇具元代青花瓷器绘画特征,布局疏朗、手法粗放而娴熟:口沿处为一道弦纹,上壁为一周缠枝莲花纹,共有4朵,枝蔓处笔触较粗而显着色重,而莲花只是略用重笔晕染几下,其余均为细线勾勒轮廓而其内留白,花瓣的顶端尖如麦芒;中腹为两道弦纹;下腹部等距绘有8个仰莲瓣纹饰,均用粗线绘制莲瓣轮廓,且莲瓣间互不借用边框,分界明显,每个莲瓣内有细线描绘的如意状云头一个;莲瓣下又是一道弦纹;外壁所绘弦纹发色均较浅淡。碗内部纹饰工笔精细,毫无粗放感觉,犹如一幅工笔画。碗内口沿至中壁,绘有一周缠枝菊花纹,也是4朵,且所绘位置与外壁的莲花敲好内外呼应;亦是枝蔓用粗笔,花朵用细笔勾描,但整体感觉较为纤细连贯,笔触过渡自然,不似外壁纹饰那样变化明显。缠枝菊纹下中腹位置有4道弦纹,2道一组,发色亦是浅淡。该器物纹饰的最精美处则是碗心的那只在如意云下欲做跳跃状的花斑瑞兽。

  此碗为元代景德镇窑烧制,其器型、尺寸与北京市西城区旧鼓楼大街窖藏出土的盘龙纹碗、内蒙古包头市郊区燕家梁出土的荷塘鸳鸯纹碗相近,而这三件碗的装饰技法和布局也极相类:均为外壁上部绘缠枝莲纹、下部绘莲瓣纹;器物内壁上部是一周缠枝花卉,碗心绘主题纹饰,内外壁均有弦纹做辅助纹饰。

  从国内目前可见的资料看,元代青花瓷器上绘制的动物纹样主要有龙凤、麒麟、狮子、鸳鸯、游鱼等,而此碗上的这种瑞兽,不但青花瓷器上,同时期其他窑口的器物也没发现有相类者。瑞兽长着大象的鼻子,凶恶的豹眼,长脸,紧咬的牙齿中有一颗突出的獠牙分外抢眼,一对长毛耳朵下垂,颈下一周鬣毛向外忿张,宽胸,肥腹,周身长有花斑纹,四足短而粗壮,爪如虎,长尾上扬,做蓄势待发,向前突击状。这只瑞兽应该叫什么名字?初看,它好像是一头大象,尤其是那只长鼻子;可是细观,它又是“四不像”:向下突出的獠牙、长鬣毛、花斑纹、虎爪… …这些特征又与大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再细辨之,它竟然是一只“貘”。

  貘,是一种长相奇特的动物,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它是一种能避瘟、善食铜铁的神兽。貘较早见诸于典籍,大概应是《尔雅?释兽》中的解释,说它“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这里说到了它有黑白斑纹和小头、短脚,但与碗上所绘瑞兽的形象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我们再看看唐代白居易《貘屏赞》里的描述,他因“旧病头风”,于是请人在用于睡觉时围在头前的小屏风上绘制貘的图像,并由感而作《貘屏赞》,其在序中言“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 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它物。”在这里,貘的样子更加清晰,直接说出了它身上与“象、犀、牛、虎 ”相似的地方,与这只青花碗上绘制的瑞兽更加相像。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也出现过对貘的细致描述,文中记载晋文公重耳早年流亡到楚国时,在一次狩猎后与楚王有了“退避三舍”的约定,就是在这次狩猎中,他们擒到了貘。当时,随从人等这样形容此物:“似熊非熊。其鼻如象,其头似狮,其足似虎,其发如豺,其鬣似野豕,其尾似牛,其身大于马,其文黑白斑驳……嚼铁如泥……矫捷无伦,人不能制”。重耳的“相从诸杰”中,赵衰指出了这个东西就是貘,而悍将魏犨更是徒手制服了它,像牵羊、狗一般拉着它的长鼻子过来给两位王看。冯梦龙虽是明代人,但他在介绍这种神兽的时候明显将前人的描述结合在一起,如赵衰说貘“……其骨实无髓,可以代槌。取其皮为褥,能辟瘟去湿。”显然是《尔雅?释兽》与《貘屏赞》内容的综合。冯梦龙笔下的这只貘,和这只碗中的所绘的瑞兽形象,可以说已经完全的吻合了。元代的统治者是典型的马背民族,从铁木真到元代灭亡,这个民族几乎就没有停止过骑射、征伐与作战,可以说时时在与“刀兵”打交道。貘,善食铜铁,即可将对手的各种兵器如泥般嚼入口中,同时又可为拥有者辟瘟驱邪,所以,它作为一种瑞兽,为统治者所喜欢而出现在元代青花瓷器上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貘造型的青铜器,其中著名的莫过于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所藏和中国陕西宝鸡出土的两件貘形尊,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节目”曾专门介绍过这两件器物。均为背部开口的一种容器,共同特征是长有向前伸的长吻、四足短而粗壮、圆蹄、身体肥硕、胖腹微垂,一副富贵相,毫不似后世传说中那样凶猛。开始为了这种器物的定名也是颇费脑筋,最后还是学识渊博的马承源先生将其定为“貘尊”。人们又进而分析,称貘尊的原型应是一种叫“马来貘”的动物。

  马来貘是一种濒危的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食草动物,性情较为温和,圆筒形鼻吻部较长、柔软而下垂,能够自由伸缩;眼睛很小,耳朵大而竖立,身体滚圆而肥壮,皮肤很厚,四肢短而粗壮,全身有分界明显黑白两色短毛:头部和身体的前部、四肢和尾巴均为黑色,腹至上臀部为灰白色。巧合的是,马来貘幼仔的皮肤是带斑纹的,且“黑白斑驳”,与我们介绍的这件青花碗内所绘那只貘身上的斑点倒还真有几分相似。

  任何一种传说中的动物都是经过人们长时间的神化加工而定形的,但它们身上总能找到现实世界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生物的影子,如龙、凤、麒麟、飞马等,传说中的瑞兽貘,当然也不会例外了。

  后记

  这批窖藏文物自1992年出土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资料始终没有系统整理和对外发表。张浦生先生1994年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其中部分文物的鉴定和定级工作,并于1995年替我们“做媒”,将其中三件租借给上海博物馆5年,解决了保管难和经费紧张的问题。此后每次见我都会问及这批文物的保管和资料整理情况,并嘱咐我要克服困难认真研究,争取早日对外发表资料(我是在乌兰浩特市文物站工作多年后调转到盟文物站的)。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项工作进展始终不大,2010年9月在邯郸的磁州窑研讨会上先生又问及此事,我说部分资料整理有些眉目了,会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他建议可以将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件器物先陆续发表出来。而此前两月,承蒙兴安博物馆馆长钱玉成先生错爱,我被借调到博物馆协助他工作。回来后向他汇报此事,欣然批准,于是才有了这篇小文章。由于学识浅显,笔法幼稚,难免存在许多疏漏,只愿是为这批深闭“柜”中的珍品面世开个头吧。

  《文物天地》2011年第2期

  尹建光、许玲玲 文 李铁军摄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2013-2014年 兴安盟博物馆版权所有 蒙ICP备140015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