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博资讯 > 兴博要闻

兴安盟博物馆知节气——霜降

来源:兴安盟博物馆 作者:兴安盟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4日

秋已暮

露成霜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

  今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一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家了解多少呢? 接下来就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霜降节气特点

霜降节气

霜降节气

  霜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之后就是立冬,秋季也就正式过完了。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就全国平均而言,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节气特点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成,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霜降风俗活动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01

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02

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03

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04

霜降食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透透,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霜降节气科普

霜降节气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此时已临近冬天,豺狼等肉食类动物开始捕猎,为储存粮食做准备。

二候“草木黄落“

  霜降时已到了深秋天寒时节,民间有“霜降百草枯”之说,指的便是霜降到来之后,黄河流域的草木已基本进入枯菱阶段。

三候“蜇虫咸俯"

  在外活动的蛰虫要么自此开始进入冬眠状态,要么闭户不出,秋冬的物候分界线由此展开。

霜降诗词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代: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咏甘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代: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咏甘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代: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霜降节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2013-2014年 兴安盟博物馆版权所有 蒙ICP备14001594号-1